科学家揭示抗褐飞虱分子机制 助力培育高产水稻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中新社武汉6月15日电 (马芙蓉 杨芳)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何光存课题组于北京时间14日晚在国际期刊Nature(《自然》)发文,首次鉴定出一个被植物抗虫蛋白识别的褐飞虱唾液蛋白BISP,并揭示水稻抗褐飞虱分子机制,对培育高产、抗虫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。

褐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,每年对中国、菲律宾、越南、泰国、印度尼西亚等水稻主产国产生危害,是亚洲水稻生产中的头号害虫。

“选育和种植抗虫品种是褐飞虱防治的关键。”何光存介绍,各国科学家根据抗性基因对不同生物型褐飞虱的抗性反应,已克隆17个抗褐飞虱基因,据此培育出多个抗褐飞虱水稻品种,但是如何抗虫的分子机理一直不明。

何光存课题组前期从野生稻杂交后代中克隆了抗褐飞虱基因Bph14。此次研究中,他和团队以含有Bph14基因的抗虫水稻为对象,揭示了褐飞虱取食与水稻反取食的分子机制。

研究发现,褐飞虱唾液中含有一种BISP蛋白,该蛋白是将普通水稻变脆弱、易于被取食的“元凶”。而在含有Bph14基因的抗虫水稻中,当BISP进入细胞后,会立即与Bph14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而被识别,激发强烈抗虫反应,使褐飞虱取食下降、生长受阻、死亡率上升,从而阻止侵害。

如何保证水稻抗虫性与生长发育间的平衡?课题组进一步研究发现,Bph14还能促进BISP与选择性自噬受体OsNBR1互相作用,通过自噬降解方式,快速清除水稻细胞内存留的BISP,终止抗性反应,使细胞尽快恢复生长。研究结果显示,Bph14细胞内的BISP水平在6小时内显著降低,36小时后被完全降解,抗虫反应随之减弱直至终止。

何光存介绍,上述研究表明,Bph14在识别BISP激发抗虫反应、调控自噬清除BISP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,为培育高产抗虫品种水稻奠定基础。同时,该研究也为开展植物抗虫提供了思路。

关键词:

为您推荐

科学家揭示抗褐飞虱分子机制 助力培育高产水稻

中新社武汉6月15日电(马芙蓉杨芳)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何光

来源:扬子晚报2023-06-15

沪深股通|沐邦高科6月14日获外资卖出0.02%股份

同花顺数据显示,2023年6月14日,沐邦高科获外资卖出7 12万股,占流通

来源:同花顺iNews2023-06-15

环球播报:色彩心理学相关书籍_关于色彩心理学的书本有哪些

1、1心理颜色2色彩均衡3色彩心理学价值4色彩感情。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

来源:互联网2023-06-15

世界今亮点!上海青浦凌晨3.1级地震 大学生纷纷下楼避震

00:24“期末周的大学生都没睡。”6月15日凌晨,上海青浦区发生3 1级地

来源:看看新闻Knews2023-06-15

上海市科技金融服务站长宁站正式成立! 当前关注

6月14日下午,由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、长宁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,长宁

来源:上海长宁2023-06-15

创新“一客一卡多权益”模式 平安银行携手京东科技推出全新联名信用卡|世界热闻

6月12日,平安银行携手京东科技推出一张全新信用卡——平安京东Joy运通

来源:中国电子银行网2023-06-15

抽屉老是滑出来有妙招(抽屉老是滑出来怎么解决) 天天通讯

一、抽屉老是滑出来怎么解决1、调整滑槽:家里的抽屉老是滑出来,第一

来源:互联网2023-06-15

《厦门市排水管理办法》实施以来 查处违法排水行为38起 当前速讯

私自乱接排污管道、将污水排入雨水管网、将餐厨垃圾倒入污水管道……这

来源:厦门日报2023-06-15